【ITV采访】王辉耀:究竟谁是“别人”?不应该有“别人”

CCG | 2020年6月5日

2020年中国“两会”在全球疫情危机中顺利召开,向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而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正对大国关系和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中美紧张局势仍在不断升温。5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接受了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采访,就“两会”对世界发出的积极信号、疫情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国际形象、中西方的发展模式等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ITV: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您认为中国现在开“两会”向全世界发出了什么信号?

王辉耀:我认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召开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事件。特别今年世界各国都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中国是第一个从这场危机中逐步走出的国家,此刻,两会让5000多名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一堂,用时长为一周的会议探讨如何更好地完善流行病预警机制、如何把医疗系统建设得更完善,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等。因此我认为两会向中国和国际社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政府和人大政协已全面恢复工作,在行动、去研究政策、去适应剧烈变化的新环境,去制定未来的新计划。另外,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也在准备之中。中国政府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今年年底之前完全消除极端贫困。对此,目前各方都已严阵待发,去面对和解决现有的严峻考验,特别是现在的国际关系很有挑战性,政府要积极思考如何引导中国继续按照既定目标发展。

ITV:谈到中国政府想在今年完全消除极端贫困。您认为中国政府会因为今年经历的新冠疫情而妥协一些雄心吗?

王辉耀:我认为,中国政府设定了目标,并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组织攻坚克难,那就会努力去实现它。中国政府高度集中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整合运用不同的资源去达到目标。现在可能只有少数的县和几百个村仍处于极度贫困状态,所以如果国家下定决心全面脱贫,我认为政府是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的。最近中国宣布将在两年内捐出20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抗击新冠肺炎就是一个例子。但同时,脱贫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脱贫后保证可持续的脱贫,不再返贫。因此,我们需要提出创新的政策,落实适当的制度让人民不仅一次性脱贫,更是永久性地摆脱贫困。我认为这是2020年以后面临的挑战,政府也在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

ITV:受新冠疫情影响,在过去的五个月里,中国经济遭受了什么样的影响?

王辉耀:我认为中国经济接下来会经历一个U型复苏,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尽管在过去的三四个月里,新冠疫情让中国的经济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但幸运的是,其中包含了值中国农历新年的二月。而每年值农历新年期间,中国的生产都会放缓。所以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是三月和四月,从四月上旬其实就已开始逐步复工复产了。另外,中国的互联网发达程度高,包括电子商务、网购、在线教育、线上娱乐、网络视频会议等网络相关的活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强有力地支持着中国的经济和隔离抗疫。

同时,中央政府在本次中国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经济、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等一系列工作得以迅速加以协调和有序安排。此外,中国快速恢复了生产,为修复全球供应链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比如,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突然成为口罩供应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抗疫物资。中国可能不仅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价值链和生产线的国家,还能迅速地生产任何国家需要的几乎任何类型的产品。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撑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很快就会恢复“元气”。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疫情的影响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中国或许可以成为世界物资工厂。加之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我认为各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可能会放缓,但对中国的需求也许会变得更强劲。

另外,日常生活就要恢复正常了。我感受到北京这几天有了在过去几个月里前所未有的交通堵塞,全国的大中小学也在陆续复学,中国放松外国人入境指日可待。另外,根据国家文旅部5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因此,中国的经济很有弹性,我对它的恢复很乐观。

ITV:关于疫情,目前国际上有一些质疑中国的声音。您认为这方面两会期间会提到多少?中国在维护其国际形象方面会做出哪些努力呢?

王辉耀: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造成了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质疑的这种现象。第一,新冠病毒最早在中国被发现。面对这种未知的、全新的病毒,中国需要一些时间了解它。另一方面,当中国意识到这种病毒的传播性和致命性后,便立即封锁了近1100万的超大城市武汉和6000万人的湖北省,甚至基本让整个国家停摆了两个多月,直到基本在全国控制住疫情。中国其实还可以更有效地告诉国际社会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第二,今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在抨击中国,这可能对他竞选有好处。由于美国长期是西方世界的领导者,西方的思维模式也受美国影响很深,这也使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误解很深。但我认为,中国及时地遏制了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并积极支持全球抗疫工作。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的国际组织机构都肯定了中国的抗疫行动。而且现在中国的经济在稳健地复苏,我想在两会后,国际社会包括西方一些国家也会慢慢认可中国对新冠疫情的成功应对。

第三,我想强调的是,中西方体制不同,这让一些国家芒刺在背。中国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一个国家,历来有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协调的中央系统,这也是为何中国在几十年内能让8亿人脱离贫困,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正是因为它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这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也困扰着许多西方人。我很理解其他国家人民面对疫情的冲击和遭受的苦难,但是当美国的一些政客想找个“替罪羊”,中国简直是恰如其分的目标。

当然,中国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中国如何有一套新的能够运用国际通用语言来构筑中国新的叙事和新的国家发展理论,能够让国际社会更好的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这方面,我认为民间交流,企业界、非政府组织和学界及智库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民间交流与对话应该继续下去,这是增进沟通,消除误解的重要手段。

正如福山在《历史的终结》提到的一样,很多西方人认为文明、现代且发达的社会发展模式应该只有一种模型。但是看看现在的世界,不同的体制也能成功。如果中国能让8亿人脱贫,如果中国可以建立世界最迅速密集的高速铁路网络,如果中国可以开发世界最快的5G技术,如果中国可以不输出饥荒难民……那么也许人们应该看看中国这种集中统一 协商民主、市场主导的制度是不是也是适合中国国情不错的选择。当然,我认为西方一些国家观念上的改变还需要一些时间,关键是中国需要持续不断的做优做好。

ITV:正如您所提到的,今年是美国的选举年,而美国选举季政客频繁攻击中国是历史惯性。您认为中国将如何应对?您认为在已经陷入贸易战的情况下,未来世界贸易走向又如何?

王辉耀:中国总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程度的调整。比如,美国发起了“贸易战”,那么中国就采取行动应对。中国在忙碌地抗疫、恢复经济的节骨眼上仍然没有针对美国否定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而是继续大量购买其农产品。由此可见,中国政府仍旧按照协议在履行中方的义务。

但是现在在美国选举季,民粹主义暗潮汹涌。这种狭隘的国家主义总是常被用来煽动仇恨。中国很容易被划分成假想敌,然后被当做替罪羊。但我认为,人们必须看事实、看数据以及实际的经济表现。如果中国在几乎所有领域表现得还都不错,而且这场新冠病毒疫情确实证明中国不仅有能力应对危机、恢复生产,而且有能力在这场全球危机中发挥相当的支撑作用,那是不是表明中国表现并不像西方某些政客所攻击的那么糟糕。

我认为中国的领导层也都相当谦逊。习主席与世界许多国家首脑保持经常沟通和对话。在G20峰会的第二天,习主席也与特朗普总统通了电话。然而,特朗普总统每天都在指责一些国家和人、谴责和非难中国。他解雇自己的团队成员、每天都自相矛盾。中国的领导人完全不会这么做。但是我认为,中国领导层完全了解国际的情况,他们掌握世界的舆情,对当前的国家发展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我认为中国无意攻击任何国家,而不像美国那样。

ITV:习近平主席表示,他计划尽早出访日本。您是否认同这是一个应对西方现在情绪的举动,表明中国需要加强与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

王辉耀:是的,而且我认为中国有相当多增进国际关系的方法。现在多边主义在崩溃,美国几乎完全不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世贸组织在美国的阻碍下基本瘫痪。多边主义以及成立75年的联合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退出所有的多边主义平台,或者威胁要这么做,这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是非常消极的一个信号。

所以我认为,中国政府正在做对的事、对世界都有益的事。在近日的世界卫生大会(WHA)上,中国承诺未来将为抗击新冠病毒捐款20亿美元,并向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派送医生和医疗物资,这些都反映出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支持。同时中国也在尝试与其他国家展开更多合作。亚洲国家天然具有合作潜力。比如日本和韩国,他们都理解孔夫子文化,都用筷子吃饭,都注重集体主义,合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当美国变得不友好,每个国家都要重新考虑本国的国际关系。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也是如此。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一直和美国深入合作。现在美国明显背对中国,不愿意再友好合作了,那么中国的外交关系也必须多样化。况且中国的邻国是也应该是友好睦邻。同时,像东盟国家,比如新加坡,也总是一党执政。日本也基本上只有一个执政党。东亚文化可能更适应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这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共性。

现在中国与韩国和日本的自由贸易讨论已经走到了最后的阶段。如果日本现在在领导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话,中国应该也很有兴趣加入。当然,中国也想和欧洲、和欧盟国家做朋友。我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曾经建议欧盟、美国和中国也许应该举办一场三边会议。中国和美国的冲突可能需要第三方来调解,而欧盟可以在平衡中美关系上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如果全球经济排第一名和第二名大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全世界都会跟着遭殃。所以我们可能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来做一个理性的推理,并说服双方,让我们真正地回到多边主义上来。我们应该维护世界的利益,而不是采用每个国家都追求自我第一的做法,否则世界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ITV:有人说世界正在陷入新的“冷战”。只要谈到中国和美国,人们总会联想到“冷战”,它从未像现在这么真实。您同意我们正处于类似于“冷战”的边缘吗?

王辉耀:我不这么认为。尽管我们已经走到了脱钩的悬崖边,但我们还没有真正走到谷底。例如,美国仍然延长了华为三个月的合同。此外,我认为脱钩这件事的走向取决于美国,中国人并不那么咄咄逼人。我知道,在技术方面,中国依旧落后于美国,但问题在于,如果美国继续给中国施压,比如围追堵截华为,美国对中国的攻击以及把中国描绘成一个邪恶帝国会使它自己失去信誉。也许他们能在政治选举中获利,却会在经济战线中失利。我认为,从长远看,世界不会接受这一点,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14亿人的市场非常有吸引力。对于通用汽车和苹果这种大公司来说,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国际市场。像西门子、大众、戴勒姆、克莱斯勒等这样的欧洲公司也十分重视中国市场。

我认为一旦商界意识到特朗普总统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困难,看到未来脱钩的数据后就会清醒过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全球的价值份额已经确立,而这价值链是在过去的40年里建立起来的,这种格局不会轻易消失。

 

ITV:这或许是西方人的一种傲慢的想法,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它将发展成为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西方化的国家。您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王辉耀:这种想法从最初就是一厢情愿,西方本不该有这样的期望。他们一开始就应该思考如果中国能发展好,那全世界会不会都受益呢?而不是去想为什么中国应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因为这个世界不该分裂成“我们”和“其他”。我不明白为什么非得要搞对立,一定要分出两个阵营。究竟谁是“别人”?不应该有“别人”。

其次,中国从不输出任何难民。叙利亚的难民大部分都滞留在中东,只有几百万难民涌入欧洲就导致了逆全球化的发生,英国脱欧、民粹横行,经济去全球化,特朗普上台,整个世界面临严峻挑战。想象一下,中国已脱贫的8亿人口中,若有10%成为世界各地的难民,世界早乱了,那将加深对世界的挑战。中国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就是对全世界的巨大贡献。

此外,亚洲永远不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因为美国历史上是盎格鲁-萨克逊种族为主的国家,有很浓的基督教宗教氛围,而中国则是儒家文化长期为主的国家。我们要承认中美历史文化的不同,和平共处,而不是强求一致。

我认为期待中国发展受阻,遏制中国,让中国不再繁荣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中国为全世界的GDP增长贡献了35%;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让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的低水平,而不是美国之前的4%至5%;中国为全世界提供了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商品,从而助力提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走下坡路对世界各国都没有益处,中国将是今后世界摆脱疫情所带来经济危机的全球中坚力量。